可乐中可疑致癌物对比测试:百事可乐疑双重标准
测试结果显示,可口可乐在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检测不到4-MEI;而百事可乐除美国加州地区未检出之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全球可乐中可疑致癌物对比测试:
可口可乐均未检出,百事可乐区别对待
文/ 陈宇
责任编辑/ 尚雍贺
碳酸饮料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可乐作为碳酸饮料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有极为广泛的受众。
2012年和2013年,美国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相继因检出微量可疑致癌物4-甲基咪唑(4-MEI)而被推向了风口浪尖,2013年,《消费者报道》亦曾对国内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送检,但由于当时检测技术不成熟而未检出该物质。
事件曝出之后,两大可乐巨头均有表态将改善生产工艺以降低可乐中4-MEI的含量。
那么时至今日两大巨头兑现承诺了吗?可乐中还有4-甲基咪唑吗?不同国家的可乐其含量水平是否存在区别?哪个企业对消费者是“认真”的?
2017年3月,《消费者报道》再次对中国大陆、美国、中国香港、德国、法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27款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了测试,测试指标为4-甲基咪唑(4-MEI)。本刊此次使用的测试方法的灵敏度较2013年时提高了500倍。
测试结果显示,可口可乐在以上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检测不到4-MEI;而百事可乐除美国加州地区未检出之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两家百年来恩怨相争的企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种微量的、可疑的风险物质,消费者和企业都可以放松警惕吗?
可乐致癌物风波引发关注
其实,4-甲基咪唑(4-MEI)这一风险物质早已被美国当局和消费者关注。
可乐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焦糖色进行着色,而4-MEI是焦糖色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并非人为故意添加进入。
在2007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的研究指出:4-甲基咪唑(4-MEI)对雄性和雌性小鼠(mice)有明确的致癌活性,对雌性大鼠(rat)的致癌活性为可疑,而对雄性大鼠则为无致癌证据。
自此,4-MEI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引起关注。
2011年1月,加州环境保护署(CalEPA)下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办公室依据NTP的研究结论将4-MEI列入致癌物名录,并设定无显著风险水平为29ug/每日,在加州出售的食品若超过此值则必须标注含有“致癌物”的警示。
2012年,美国民间消费者权益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全球可口可乐的测试结果,4-MEI的含量由4μg到267μg不等。而2013年,美国环境健康中心(CEH)也对美国国内多达11个州的可乐进行了测试,大部分百事可乐检出的4-MEI含量要高于可口可乐。(如图1、2)
随即,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在《关于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问与答》中指出,依据现有的数据,食品中4-MEI的含量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即时或者短期的危害,同时亦表示,NTP对受试动物所使用的剂量要远远大于当前人类接触到4-MEI的剂量(可乐中检出的4-MEI属于μg水平而NTP在研究中喂养老鼠的用量是mg水平,1mg=1000μg)。对于可乐,FDA认为消费者没必要担心安全问题。
不过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4-MEI列为第2B类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证据不足,为可疑致癌物。
由于可疑致癌物存在于可乐中已是基本事实,这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为此两大可乐巨头相继作出声明与承诺。
时任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关系及传讯总监张群翔向《消费者报道》强调,“可口可乐公司产品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根据NTP的研究,每天即使喝入2900杯的可口可乐也不会导致癌症。”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关系及传讯经理王妍凤也曾公开表示,可口可乐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要求供应商改进焦糖色的生产工艺,这方面工作的时间安排正在制定中,但并未给出有关中国方面实施流程的具体时间表。
百事可乐同样对外宣称,企业已要求焦糖色的供应商们调整生产工艺,以降低焦糖色中4-MEI的含量,该调整率先会在美国加州完成,其它国家和地区将会在2014年2月完成这一调整。
百事可乐大中华区公关总监樊志敏2013年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曾表示,“百事可乐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放心饮用。”不过该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答具体何时完成工艺调整,降低4-MEI,只是公开表态会采取积极措施并实施这一承诺。
时隔4年,两乐是否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可口可乐兑现承诺 百事可乐疑双重标准
2017年3月,《消费者报道》再度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德国、法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共27款可乐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测试的产品类型共计6种,包括可口可乐的原味、健怡、零度、百事可乐的原味、轻怡、极度,测试指标为4-MEI。
测试结果显示,可口可乐在5个国家和地区的15款不同类型的可乐均未检出4-MEI。(如图3)
本刊此次测试结果与2012年美国民间消费者权益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的结果相比发现,可口可乐已经兑现了其改进生产工艺的承诺,将4-MEI降低到检测学意义上的“零风险”。这也说明降低4-MEI并非不可能,企业是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确保4-MEI控制在同一水平的。
而作为可乐的另一巨头,百事是否兑现承诺、改进工艺呢?
测试结果显示,5个国家和地区送检的12款不同类型的百事可乐中仅美国(加州)出售的2款可乐未检出4-MEI,其它4个地区依然不同程度的4-MEI。(如图4)
与2013年CEH的测试结果相比,百事中4-MEI确实有所降低,但与可口可乐“零”4-MEI的结果相比,工艺改善的水平则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检测数据也显示,百事也确实有能力对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美国加州所出售的可乐也的确达到了“零”4-MEI,但在加州之外的4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消费者所购买到的百事可乐均有4-MEI。
对于此次测试结果,《消费者报道》曾多次联系可口可乐公司,但至发稿前未获得采访回复。
广东某著名饮料公司法标部门负责人则向本刊指出,“可口可乐控制整个可乐生产的最核心的部分——浓缩液,就是说,浓缩液由它自己生产和把关,然后调配、充气和装瓶等工序就交给各地的特许瓶装厂。”
他认为,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浓缩液应该是有统一标准的,这不仅让配方得到更好的保密,还能保证不同地区和批次的产品在风味、品质上保持稳定及一致。
而对于不同地区测试结果出现差异的现象,百事可乐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负责人回复《消费者报道》时仅表示, “为保证全球供应链的统一,我们承诺在美国和全球做出改变。”但并未正面回答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是否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那百事是否存在多种标准呢?比如在法律更为严格的美国加州采用更高的生产标准?该企业传播部负责人对此的回答同样显得较为模糊,“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法规变化后,百事公司立即采取行动,以便符合新的规定要求。”此负责人同时亦都强调百事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安全,并遵守任何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对于风险物质的降低能否再彻底一些,让产品更上一层楼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该负责人最后表示,“在中国,我们已经调整完所有上市产品。”
成本增加并非阻力 企业态度更重要
《消费者报道》此次测试的结果显示,所有可乐产品均在FDA认为的安全水平内,但4-MEI对于人体始终是一种风险物质。
2021-04-13,FDA在回复《消费者报道》的邮件中并未说明对4-MEI是否有了重新评估的结果,而是表示可以继续参照2013年的《关于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问与答》。
对于一种非人为添加的物质虽然暂时没有对人体造成何种危害的确切性结论,但从消费者自身出发还是希望可乐产品可以更安全。可口可乐降低4-MEI的程度算是够彻底了,而百事可乐却依然剩下那么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风险要让消费者承担,这里面的原因又会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最大困难可能来自焦糖色素原料改变后所增加的成本。4-MEI来源于焦糖色素,所以焦糖色素的控制就成了关键性问题。《消费者报道》向国内最大的焦糖色素生产商爱普香料集团人士咨询获得的信息是,含4-MEI的焦糖色素价格是10元/公斤,而不含4-MEI的焦糖色素则是20元/公斤,两者相差为10元左右。
“对于碳酸饮料,要综合考虑成本与工艺需要,一般来说焦糖色素的添加量大概是千分之几。”广东某著名饮料公司法标部门负责人告诉《消费者报道》,所以如果按照千分之五(5g/kg)的添加量计算,那么采用不含4-MEI的焦糖色素后,平均分摊到每罐(330mL)可乐的成本将会增加2分钱左右。
一罐2分钱,这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百事可乐没有彻底改进似乎情有可原,然而可口可乐做到了,那么可口可乐卖得要比百事可乐贵吗?
以常见的330mL易拉罐可乐为例,《消费者报道》搜集了京东、1号店、淘宝及苏宁易购等4个主流网购平台的数据,然后计算出各款可乐在这4个平台的平均价格,发现可口可乐的原味比百事可乐的原味贵0.05元;但百事可乐的轻怡却是6种可乐中价格最高的,比可口可乐的健怡贵0.47元。(如图5)
在此基础上,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各自3款产品进行再次平均,结果显示,可口可乐平均每罐(330mL)价格为2.05元,而百事可乐则为2.17元。
而线下的大型超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售价通常是相同的,易拉罐为2.0元,小型便利店及士多店则为2.5元。
通过价格对比发现,可口可乐并没有贵于百事可乐,反而在均价上要低于它,那么这也说明了工艺改进是否彻底并不取决于成本上涨多少,而可能是关乎对待消费者的态度问题。
“虽然正常饮用可乐,其含量不足以威胁我们的健康,但4-MEI这种副产物,完全可以通过工艺改良避免其产生,可乐生产厂家完全有能力达到,事实证明力所能及,只是想为和不想为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朱毅教授强调。
同时朱毅也表示,“目前工艺水平限度内,不可避免地可能存在污染物质的暴露风险,经过风险评估,可以接受的,不必放大渲染,但也应该努力改善工艺,尽力降低暴露风险,这不是迎合消费者的挑剔,而是食品生产厂家的原本责任和天然义务。”
当然,食品安全不提倡绝对的零风险,“企业责任之一在于保证流通食品的安全,尽量降低产品风险,至于做到零风险,恐怕没有哪家企业能保证一直做到。”香港浸会大学食品系博士后吴正云副教授解释道。
但对于可口可乐的测试结果,吴正云也认为,“企业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食品中风险,当然值得鼓励。这不论对消费者健康,还是企业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两家可乐公司处理产品风险物质的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如朱毅所说,“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态度就是这么两种态度,态度不一样,产品美誉度和消费者忠诚度也不一样。”
相关文章
海底捞净利润预跌九成逆势开店 包间摄像头引争议
“火锅一哥”最近比较烦:一边是让人大跌眼镜的2020年业绩预告,一边是负面消息不断。而海底捞多家门店被曝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浙江抽检网红带货羽绒服 八成不符合国家标准
记者10日从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浙江省消保委联合宁波市消保委近期对各网络直播平台销售的部分羽绒服装就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参数开展比较...
三只松鼠名誉纠纷案二审胜诉 获赔30万
2021-04-13、26日,郑益鸣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新浪网等16个网络平台上发表其撰写的《被“毒”坚果绊倒的三只松鼠》一文,将“三...
加多宝集团拟今年上市,IPO前至少融资约20亿元
昨日,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内地非酒精饮品生产商、拥有凉茶品牌“加多宝”的加多宝集团,计划今年在香港进行IPO,且在IPO前需要融资至少3亿...
低价倾销、价格欺诈 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等社区团购企业被监管总局罚款650万元
今日,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账号显示,总局依法对橙心优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美团优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十...
海底捞2020年少赚21亿 创始人张勇豪掷2亿为儿子买豪宅
昨日海底捞(06862.HK)发布公告称,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下降约90%。数据显示,2019年的净利润为23.47亿元,意味着2020...
燕窝行业发展“强心剂” 鲜炖燕窝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标准发布
3月1日上午,由小仙炖鲜炖燕窝牵头,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知名高校及鲜炖燕窝全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共同起草了《鲜炖燕窝良好生产...
蒙牛与达能联姻9年终一别两宽 达能:对蒙牛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如今,蒙牛的股价依然处在上升期,对蒙牛的投资也在不断为达能贡献着收益,在此刻突然结束与蒙牛的“联姻”,这家跨国食品巨头在打什么算盘...
业绩造假、变相裁员,玛氏箭牌被15年老员工实名举报
2月24日,中国人寿黑龙江嫩江16年工龄前员工张乃丹因举报自己的领导孙小刚造假而上了热搜。就在前一天,玛氏箭牌黑龙江的一名工作了15年的销售...
“吸管禁塑令”实施后的替代品,消费者吐槽怎么办?
“吸管禁塑令”实施两个月来,餐饮行业从业者纷纷将使用已久的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更换成纸吸管或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消费者对环保吸管的接受...
贝因美二股东法人陈玉泉被提名非独立董事
中华网财经2月26日讯 据贝因美公告,经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信达华建投资有限公司提名,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提...
海底捞被曝包间安装摄像头 全程记录消费者一言一行
据报道,知名餐饮品牌海底捞北京的大部分门店包间内都安装有摄像头,全程记录着消费者的一言一行。“细思极恐”,是很多消费者读到新闻后的第一反应。...
天润乳业拟出资1亿成立巴楚天润牧业 推进“向南发展”的战略部署
天润乳业(600419.SH)2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扩大公司奶牛养殖规模及保障原料奶供应,与乳制品加工项目相匹配,推进“向南发展”的战...